火狐体育直播NBA: 0533-4610651
新闻中心
导演刘昉:三十出头我们活明白了吗?

来源:火狐体育直播NBA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2-08 21:53:36

  刘昉正是在三十年出了很多头的年纪,拍了一部电影叫做《三十出头》,来探讨人们在这个年纪的惑与不惑。

  “电影,本身就是带有探索和思考的产物,把80后的故事,通过电影讲给90后、00后,这是一种精神的传递。”刘昉是湖南青年导演中以运用视听语言叙事,深读人物思想而见长的一位。

  《三十出头》是一部工业题材的主旋律电影,将于2021年中上映。2021年对于80后而言,已入不惑,而对于90后而言,却才刚刚三十出头。

  2004年进入湖南广播电视台工作,担任摄影、摄像记者、编导,2012年辞职创业。

  然而,市场的风浪,却将这个想闯出一片属于自身个人天地的年轻人拍得晕头转向,父母的支助和自己工作多年的积蓄也付之东流。

  巨大的迷茫从心底油然而生,“都三十出头了,我到底活明白了没有?”刘昉说,彼时他心灰意冷,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。

  2017年的一个下午,刘昉约好友肖海平在长沙月湖边的一家茶楼里喝茶,将心底的无数个疑问抛向了这位挚友,期待能从他那里得到些许启示。

  “一壶茶,我们喝近4个小时,都是30出头的人,我们到底该怎么活?”刘昉称,那天下午的“茶话”可以称为他人生的一场“湖畔会议”,“我可能当时没能明确自己要怎么活,但我至少知道了方向。”

  “80后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人,我们的成长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,市场经济的冲击,价值观念的撕裂,文化认同的重塑,物质生活的渐进,太多太多。”刘昉说,正是在当时,他萌生了拍摄一部关注中国小微企业,关注80后的电影,因为这正是如今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,记录他们的成长经历,对于历史或是现实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。

  有一次,刘昉在宁乡采访董明珠,董明珠告诉他,“创业并不全是开一个企业,而是把一件自己擅长的事,做到极致。”

  于是拍摄一部献给实业报国人士的电影、献给中国工业的电影,一部拍给80后的电影的想法更加坚定。

  《三十出头》讲述的是湖南小伙周兴国艰苦创业,克服重重困难,终于自主研发出行星类减速机,走向真正的中国制造之路的故事。

  刘昉出生于湖南郴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,父亲是一名高级工程师,这让他从小对机械有着多于常人的接触。

  2016年,一次偶然的机会,刘昉认识了一位从事制造业的80后老板,而这个人正是周兴国的人物原型。

  “他就是研发制造减速机的,目前已经取得了突破,成为全国一流,全球先进的减速机制造企业,但他创业的经历却让我感到震撼。”刘昉说,认识这位80后老板,让他有一种“要请客吃饭,桌子摆好却没有菜,正在发愁时菜自己来了的感觉。”

  减速机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,是把电动机、内燃机或其它高速运转的动力通过减速机按照传动比进行减速,以此来实现机械的预想操作。

  简而言之,减速机就是工程机械的“关节”,大到工程塔吊的转向,小到汽车雨刮器的快慢。

  “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变形金刚要完成一个勾手指的动作,就是靠减速机来实现的。”刘昉说,虽然看起来并不复杂,但这是一项十分冷门的技术,中国一直处在落后地位。

  衡量减速机的先进与否有一项标准跟芯片有点类似。最先进的减速机叫作“行星减速机”,只有拳头大小,而很长一段时间里,中国只能制造大个头的减速机,跟澡盆一样大。

  “现在,我们常说的一个词叫‘卡脖子’,而减速机的技术,是‘卡脖子’的技术之一。”刘昉说,国家在发展中会被世界格局“卡脖子”,企业在发展中会被技术“卡脖子”,人在成长中同样也是被这样那样的因素“卡脖子”。而唯一能做的,就是把那只“卡脖子”的手掰开,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明天。

  “三十出头的人被命运‘卡脖子’了怎么办?难道坐以待毙?”刘昉想用周兴国的故事告诉所有人,80后是奋发图强,永不言弃,敢于向既定格局叫板,绝不向现实屈服的一代人。

  《三十出头》是一部小成本电影,拍摄时间只有15天,取景地包括上海、东莞、长沙,主要演员只有5个人。

  电影中,周兴国正打算自己创业时,妻子发现了自己怀孕了,让他进退两难。在东莞湖南街开小商店的母亲知道消息后,为儿媳准备了不少好吃的交给周兴国。

  在回家的路上,三十出头的周兴国迷茫地吃着母亲为妻子准备的桂圆、红枣,猛地发现袋子中有一个信封,里面装着几万元钱,那几乎是母亲所有的积蓄。

  “那场戏,我们并没有要求演员哭,但饰演周兴国的演员黄华却突入情感爆发,一瞬间哭得稀里哗啦。”刘昉和记者说,演员的表演张力让他那一瞬深深被感染,躲到一旁哭了一场。

  三十出头的我们,在面对这样的迷茫和无奈时,往往是父母、家庭给我们无私的、丝毫没有保留的帮助和支持。“这是很多80后都经历过的事,包括我自己。”刘昉说,而报答亲人的唯一方式,可能就是尽最大努力,不辜负他们的信任和支持。

  15天拍摄100场戏,每天要拍8、9场,基本每天都是早上6点开工,凌晨两点收工。以最敬业的态度和最用心的制作来完成这一部优秀的电影,这是刘昉和他的团队回报这份支持的方式。

  “电影的拍摄过程,其实跟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一样,都要经历各种困难、挫折、艰辛,在实现自我的突破后,才能收获自我认可和获得感。”刘昉说,他在电影拍摄中看到了自己,以及自己身后的影子。

  刘昉和记者说,《三十出头》不单单是一个故事,而是要表达一种不求人、靠自己、不服输的精神,在观照现实的同时,刺痛和叫醒现实。

  电影里,周兴国在用汗水积累到第一桶金后,决心研发行星减速机。当时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是德国和日本,于是周兴国聘请了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工程师为自己工作,结果人财两空。

  “现实中同样如此,一个人也好,一个国家也好,有些关键的东西,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里,否则就难以真正的完成命运的‘自主可控’。”刘昉说。

  在刘昉看来,三十出头的人,要有自己的方向,而选择的这条路,必须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,没什么捷径可言。而这个方向,必须是符合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趋势的方向,方向对了,才能走得更稳、更快、更远。

  电影和现实里,那位研发行星减速机的湖南老板,受益于湖南发展制造业的决心,将企业研发部门搬回湖南,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取得了成功。

  “我想表达的是,一个人的命运和一个国家的命运其实是紧密相连的,也是同向而行的。我们在追求自我价值时,要把自己放进社会、国家的发展中寻找定位。”刘昉说。

  在《三十出头》的试映会上,一个90后的姑娘看完以后哭了整整半个小时。或许是感动,或许是共鸣,也可能从电影里找到了她想得到的答案。

  “至少说明,这一部优秀的电影真的戳中了这个时代很多人的痛点。”刘昉说,他相信,这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,在三十出头的年纪,寻找自我的那一席之地。

  “我这一生唯一能让我痴痴念念的就是电影了”,刘昉最后说,他将永远把镜头对准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,去表达对这个时代、这个时代下的人的精神的敬畏之心。